从财报看,歌尔股份的业绩还悬着。4月17日晚,消费电子龙头歌尔股份发布了2022年度以及2023年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其去年的营业收入为1048.94亿元,同比增长34.1%。不过,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自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23年一季度也受余波影响,出现下滑。
(相关资料图)
被踢出“果链”的消息自去年底便甚嚣尘上,歌尔股份至今仍未能完全摆脱阴影。关联了Pico的歌尔股份或许能向智能硬件领域寻增长,但仍要应对原料成本上涨、毛利率下滑的市场难题。
得失之间
4月17日晚,歌尔股份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数据显示,歌尔股份2022年实现营收1048.94亿元,同比增长34.1%;归母净利润17.49亿元,同比下降59.08%,净利润率为1.67%。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1.22亿元,同比增长19.94%;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大跌88.22%。
面对这样的“答卷”,一些投资者颇为恐慌,4月18日开盘后,歌尔股份股价低开后震荡,盘中一度封死跌停,目前跌9.04%,成交额超46亿元,截至中午,歌尔股份遭净卖出超6亿元。
实际上,歌尔股份的利空消息自去年底便开始发酵,2022年11月8日晚间,歌尔股份发布风险提示性公告称,公司收到境外某大客户的通知,暂停生产其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尽管歌尔股份未曾明言,但市场观点指其被踢出AirPods供应链。
2022年12月2日,歌尔股份再次发布公告称,基于目前进展情况,该款产品预计在2022年度内无法恢复正常生产发货。受此影响,公司本年度营业收入减少不超过33亿元,与之相关的直接损失约9亿元,公司直接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约20亿-24亿元,对2022年度经营业绩产生显著影响。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歌尔股份丢失苹果大单,但其营收依然上涨,年报显示,歌尔股份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板块,2022年,其营收增长主要靠智能硬件业务推动,声学整机业务成为累赘,精密零组件业务有小幅增长。
其中智能硬件营收同比上涨92.27%;精密零组件上涨1.18%;智能声学整机下滑14.58%;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智能硬件营收占比已经超过60%,成为增长新引擎,智能声学整机占比则不足25%。
谁来补位
歌尔股份年报中,两个获得增长的板块究竟为何种产品,又能否弥补AirPods留下的空白,成为市场焦点。
从年报中不难看出,精密零组件板块主要面向手机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微型扬声器、扬声器模组、马达、无线充电器件、天线、MEMS声学传感器等。智能硬件业务聚焦于娱乐、健康等方向,主要包括VR虚拟现实产品、AR增强现实产品等。
虽然年报中并未披露客户名称,但此前歌尔股份在互动平台曾表示,“Pico小鸟看看”公司是公司的关联方,双方有在VR领域内开展合作。另据公开资料显示,不仅Pico的创始人兼CEO周宏伟是歌尔股份前副总裁,歌尔股份也是Pico的OEM供应商。
市场观点认为,Pico或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歌尔股份VR业务,Pico成立于2015年,并在2021年被字节跳动收购,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XR产品在中国的出货量超过110万台,VR仍然是主要部分,占总出货量的95%以上,Pico为出货量排名第一的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43%。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VR硬件方兴未艾,但相比成熟的AirPods产品以及更可靠的“果链”,VR市场规模仍然偏小,歌尔股份又是否能如愿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歌尔股份,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不过在采访中,Pico方面则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长期来看VR需求强劲,零部件在技术上还有很大优化空间,这也给产业链企业以机会。
Pico方面对北京商报记者称,目前VR、AR从光学技术、显示的核心引擎,到整体的供电小型化需要都还不够成熟,AR设备的电池比VR要求更高,包括整体的成本,AR发展的周期会比较长,可能3-5年才有消费级AR的机会,VR、AR的未来很美好,但仍需要在技术、人才方面进行长期的投入。
毛利率隐忧
从年报数据看,歌尔股份的新增长尚未能成为市场的“定心丸”,营收增长的同时,新型板块的毛利率也在下滑,令其成长性遭到怀疑。
2022年,歌尔股份精密零组件下滑1.91%,智能硬件下滑2.77%,公司整体的销售毛利率也在逐年下滑,很难把原因全部归结为“果链”除名,自2021年至今年一季度,歌尔股份销售毛利率分别下滑11.87%、21.33%、49.14%。
尽管营收上涨,奈何成本涨速更快,拖累了毛利率,其中2022年公司营业总成本上涨近40%,今年一季度上涨近20%。
据财报披露,歌尔股份成本上涨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近期在美联储加息持续影响下,美元汇率不断走高,歌尔股份许多原材料购买时需要以美元结算,这也使得其成本水涨船高。
此外,公司的产品也主要面向境外市场,由于欧美国家通胀持续,购买力受到削弱,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歌尔股份的出货,买得贵、卖得难,是歌尔股份急需应对的问题。
这一难题也反映在数据上,2022年,歌尔股份境外销售额将近953亿元,境内销售额约为76.7亿元,境外无疑是其重心,然而境外市场毛利率下滑更加显著,2022年下滑3.16%,境内则下滑1.44%。
除了成本因素之外,产业观察家洪仕斌指出,对于消费电子领域中的产业链企业而言,毛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议价权,由于这些企业不直接生产成品,而是面向B端大品牌出货,所以价格话语权更多还是掌握在下游。
既然歌尔股份已经在“果链”上吃过亏,未来其又将如何处理与下游品牌的关系?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在消费电子领域,代工企业依赖下游品牌是基本逻辑,难以改变,一方面,代工企业与品牌方功能、职责不同,任何一方都难以越俎代庖;另一方面,如今不难看到,消费电子领域中的创新,主要不是由新型品类带动,而是依赖大品牌的影响力,新兴品类往往也需要进入大企业的“怀抱”才能获得市场认可。
专家指出,对于歌尔股份这样的企业而言,未来更加现实的做法,或是设计、生产出更多关键零部件,联手更多品牌,进军更多领域,以求平衡风险。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