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加工贸易,路在何方?_时快讯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伍素文丨广东东莞报道


(相关资料图)

今年一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9.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其中,一般贸易占比为65.3%,加工贸易占比为18.1%。虽然比重进一步下降,但加工贸易仍扮演着重要角色,官方多次“点名”要求提升加工贸易水平。

而东莞又是加工贸易重镇。这里是全国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的诞生地,从2010年起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开启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5月,在东莞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下称“加博会”)上,展品科技创新、创意创新含量大大提升,体现了加工贸易正逐步向价值链两端即研发设计和服务环节延伸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外贸结构改变,加工贸易发展形势也面临变化与调整。未来,企业和区域该如何着手,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 “压力更大”

2022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1.3万亿美元,相比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长超过500倍。不过,加工贸易出口占比也在逐年下降,由2000年55.2%下降至如今的20%左右。

尽管如此,这却不代表这一贸易方式终将退出舞台,也不代表从事企业会越来越少。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表示,加工贸易是我国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方式,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中处于枢纽地位,正以技术密集型产品升级,适应国际供应链布局调整重塑的新形势。

目前,商务部主要从两个方面推动加工贸易发展:一是提升创新,积极发展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支持企业强化研发设计和售后服务,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拓展,促进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二是促进区域协调,支持和鼓励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增强配套能力,积极承接加工贸易技术转移,引导外贸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

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近年来众多加工贸易企业及企业所在城市受到冲击。李兴乾说:“外需疲软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观,外贸形势仍然是十分严峻的。加工贸易企业承受的压力要高于一般贸易型。”

压力来源于多个方面。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对《中国经济周刊》等媒体分析称,全球供应链正进行比较大的调整;受疫情冲击,特别是欧美经济衰退影响,对中国加工贸易产品的需求量下降。此外,中小微企业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也遇到很大压力,它们缺乏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的能力,往往是被动接单,难以主动应对。

曲建认为:“未来的中国制造,一定包含着众多中小微企业参与加工制造的环节,依然需要中小微企业做加工支撑。我们的政策体系需要支持它们更好更快发展,更加专业化地提高竞争力。”

此外,除了对产品和技术要求提高,加工贸易的市场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从以全球市场为主到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从以欧美市场为主到新兴市场的培育。加工贸易企业的市场策略随之调整。

以机电产品为例,2022年机电产品对RCEP国家的出口比重提升至24.6%,其中对东盟的增幅是14.4%,明显高于其他主要市场,今年一季度对RCEP国家的出口继续增长。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张晶介绍,机电产品占我国货物进出口的半壁江山,竞争和分工均呈全球化,稳外资是稳机电外贸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着力点,深化国际合作才能促进机电外贸体制增效。然而,近年来逆全球化风潮升起,对机电外贸形成挑战。

张晶建议,用好RCEP规则,深度融入区域产业。“要有寻求和区域内企业建立共生产业链的意识,通过采用区域内成熟的产业链配套,吸收一些国外先进技术,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东莞探路

2022年广东全省加工贸易总值达2.15万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25.9%。加工贸易是广东加快建设外贸强省,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支撑。其中,东莞2022年加工贸易进出口占全市外贸的1/3,占全国的1/20。

可以说,加工贸易在东莞的城市发展史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1978年,东莞引进了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加工贸易从此在东莞及其他内地城市茁壮成长。随后的40多年,东莞创造了用加工贸易推动转型发展的最佳实践。

2008年6月,广东省政府将东莞确定为全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试点城市。2010年11月,东莞被认定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首批试点城市。

东莞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总思路是: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实现从“生产车间”到“企业总部”的形态转变。同时,通过加快引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从结构上提升加工贸易产业的质量。

而这些年,东莞确立了科技创新发展的模式,散裂中子源科学城、松山湖国家材料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东莞工业技术研究院、松山湖行业共性技术平台等高水平研究机构相继落子,“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愈发鲜明。“东莞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了4%,在地级市里,这是一个很高的研发强度。”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

从产业结构看,新动能新业态对东莞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明显。今年一季度,东莞高技术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比如工业机器人增长26.4%,智能音箱增长10.8%,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增长16.9%,充电桩增长67.4%。

东莞的加工贸易企业也在转型。此次加博会,记者在现场看到,越来越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开始生产加工贸易的产品,越来越多拥有研发设计能力的文化创意类产品开始融入加工贸易。中国加工贸易正在努力摆脱产业链低端的标签。

如今,外贸形势错综复杂,外贸结构也出现了不少变化,加工贸易未来的路究竟如何走?这不仅仅是东莞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加工贸易的问题,更是主要做加工贸易的城市选择何种发展战略的问题。

曲建认为,加工贸易的企业和所在城市若要尽快走出被动局面,应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从市场开拓的角度讲,除了巩固欧美日等传统市场以外,可以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市场,进一步优化“东面不亮西面亮”的市场格局。其次,全面进行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主动打造中国版的安全供应链网络体系。

他表示:“加工贸易的实质是保税加工,最主要的是把外资引入中国本土。而在‘一带一路’发展的历程中,将会有更多企业进行绿地投资,带着机器设备、设计、技术、原材料走入第三方国家进行生产加工,共同打造新的加工组装基地,让中国的产品行销全球。也就是说,从‘来料加工’向‘带料加工’方向转型。”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10期)

2023年第10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26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ac.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财经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