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宇轩|全国两会报道
【资料图】
随着气候问题日益凸显,新能源转型已逐渐成全球共识。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发展呈现出快速成长、密集投入的趋势,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前瞻性内容也成为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董事长李良彬建议,应加速推进新能源行业上游布局,加强关键矿产资源保障。
2月14日,欧洲议会通过了《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协议的目标是2035年开始在欧盟27国范围内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
我国在过去数年中,对设立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的相关讨论也始终未曾停歇。结合去年国际上爆发的能源危机,这一动态引发国内能源行业高度关注。有观点认为,在环保形势日益严峻和传统能源储量日渐走低的大背景下,发展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
李良彬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欧盟多国停售燃油动力车的趋势将加大各国对储能系统的需求。
如果储能都用锂电池,根据目前各电池厂产能规划统计,至2030年,全球锂电池产能将超过5000GWh,届时将需要约300万吨碳酸锂方可满足该电池规划,而2022年全球锂产能约70万吨。
据李良彬观察,在新能源产业链上,上游资源端往往无法匹配下游电池端的扩产速度,造成产业链供需两端不平衡。
据他进一步分析,由于锂矿等上游资源大多分布在海外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期间除了常规的项目建设,可能还要重新建设基础设施,如发电站、运输路线等等,一个成熟的锂矿项目一般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建设投产,不成熟的时间更是会延长到5至8年。而产业链下游的动力电池工业,其产线扩产、建设过程则仅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李良彬认为,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解决能源原材料供应保障问题应予重视,并提出一系列具体建议。
考虑到我国本土的锂资源储量在全球占比相对较低的现状,李良彬建议,应当拓宽视野去海外寻找、投资、开发更多低风险、低成本的优质矿山资源项目,给予出海企业一定的政策或资源支持,与资源国家建立包括贸易、投资、技术合作在内的经贸合作机制,在不弱化监管的前提下优化审批制度,推进对外投资合作各项业务便利化,缩短项目的投资、建设周期。
单就国内资源现状而言,李良彬认为,近年来国内行业在提锂技术方面不断迭代,资源项目相较国外拥有快速建设的优势,但目前国内锂资源地质勘察方面缺乏稳定产出,即新增项目较少,成为限制国内锂产能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议,在专业部门的支持下,整合政企资源,集中力量开展锂矿资源勘探工作,找到更多优质本土矿源,提升资源自给率。
从资源的回收利用方面考虑,李良彬认为,随着第一波动力电池退役潮的到来,未来通过废旧电池再生提取的锂资源占比将会持续提升。建议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高校、机构、企业同时参与到技术攻坚之中,尽早实现电池的高效回收,为即将到来的退役潮做好准备;同时在现有工信部名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电池回收法规、制定明确奖惩规则,让整个行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责编 | 孙庭阳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