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2022年的第一季度马上就要过去了,对其GDP增长数据,按照常规,经济学家、市场分析师免不了一次“预测大比拼”,但我们的看法是:不必对GDP增速过于在意,而关键要看微观市场主体是否获得充沛的活力,是否回到良性循环状态。换句话说,要看中国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动力是否得到了全面的强化。
看待中国GDP增长应该实事求是,毕竟,中国经济已经出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有人说这是“三期叠加”的作用,也有人说这是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作用。这些因素确实存在,但除此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因素?
说实话,我们应该深究导致中国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的原因,而绝不能简单地大而化之,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政策的针对性。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经济现状?金融短期化的长期压制。
中国经济是一个以制造业实体经济为本的国家,这对金融的要求是:需要较长的资金周转周期。这是商品生产和设备投资的必然要求,完全不同于服务业为主的国家。因为,服务业为主的国家,金融仅仅是为了完全一个一个的交易,就算存在货物流与资金流的错配,这个交易过程也绝对不会超过一年。但制造业完全不同,生产周期+销售周期+回款周期,其历时往往超过一年,更不用说设备投资、投产的周期,其对金融期限的要求就会更长。所以,金融期限不断变短,势必压制制造业实体经济的生产和投资,提高其金融成本和风险。
什么原因导致中国金融短期化?这与统治世界40年的自由主义货币学有关。自由主义货币学仅仅把货币视为自由交易的工具,所以黄金、白银等等,但凡被市场普遍接受的“一般等价物”都可以被视为货币。尤其是在新自由主义货币学理论之下,主张商业性金融机构通过不断放大信用(不断提高货币乘数),去满足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具体到货币政策操作,实际就是“基础货币数量保持基本不变,而货币供给依托利率调节,去影响商业金融机构信用创造”,既所谓的“单一利率调节”方式。
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过程中人们发现,依托商业金融机构创造信用去满足经济增长需求,风险很大。因为,整个过程中资金周转速度越来越快,资金周转周期越来越短——金融短期化越来越严重,以致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越来越严重,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越来越严重,由此不断积累金融流动性的脆弱性(金融风险),一遇风吹草动,爆发金融危机。
金融短期化的危害是否得到了中国金融业界的充分认识?其实,打从2010年开始,中国货币政策改革的方向就走向了“单一利率调节”。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基础货币(储备货币)长期维系在30万亿元上下,而经济增长所需M2增长,基本依靠货币乘数的不断上涨提供。现在,中国货币乘数已达7.5倍左右,距离2008年金融危机时8.98倍的美国货币乘数仅有一步之遥。
美国作为服务业为本的国家,其货币乘数不到9倍即发生金融危机,那中国作为制造业为本的国家,是否经得住7.5倍的货币乘数?当然,中国央行似乎已经注意到中国金融短期化问题,并不断向金融市场注入长期流动性。比如,原本以7天期shibor作为央行利率基准,但现在已经投放了数万亿的一年期MLF,同时突出其利率基准作用;再比如,每次降准,央行都会在公告中突出向市场投放长期流动性的表述。
但是,这样的动作是否已经有效压低了货币乘数?现在看,还没有。但应当意识到,过高的货币乘数意味着过高的杠杆、过高的金融风险。
为什么我们要不断推动降低中国货币乘数?这实际中国金融长期化、资本化、股权化的必由之路。另外我们意识到:如果任由货币乘数居高不下,金融短期化不断发酵,那中国经济势必发生“磁滞效应”——离开了财政政策这个“磁场”,经济这块“磁铁”的磁力则会立即衰减。
所以,要强化中国经济的内生性动力,货币政策的意义无可替代,绝不能放弃主动作为的必要性。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关键词: 中国经济 中国金融 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越来越严重
责任编辑: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