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宇轩)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从全国人大代表、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宋静处获悉,她今年的建议聚焦于改善我国人口增长现状,推动以立法的途径促进人口均衡可持续增长。
作为卫生健康行业的代表,宋静的多项建议均与人口增长有关。为改善人口增长率持续低迷的不利局面,宋静的建议由医学领域上升至立法层面,倡导生育健康、重树生育理念,充分释放生育潜力,进而提高人口出生率、缓解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可持续发展。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当前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平均每个家庭已不足3人。2020年,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数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与之紧密相关的是,过去1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3%,而1990-200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为扭转人口增长低迷的不利局面,刺激人口增长率回升,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有不少举措。2013年提出“单独二孩”、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2016年出生人数有了明显回升,当年出生人数为1786万人,达到10年来的顶峰。但随后几年中,该数据持续回落,2020年出生人数仅为1200万人。2021年6月,三孩政策推出,以进一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下,人口出生率不升反降,反映出影响生育力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是生育政策,而是深层次、多方面的经济社会因素。宋静表示,近年来,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大,多样化的婚育价值观形成,以及紧迫急促的生活压力等都在削弱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延缓生育年龄、增加不孕不育率。
宏观层面,宋静认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生育率之间存在“高发展-低生育”的对应相关,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刺激人口均衡可持续增长是一场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但是经济社会发展并不直接作用于生育率的变动,而是通过中间环节导致低生育率,因此可通过深度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深层次原因,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未雨绸缪、提前干预,多方面完善我国人口政策。
基于上述分析,宋静建议通过立法的举措推动解决人口增长持续低迷的问题,制定人口促进法,强化法律层面的保障作用,为各地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法律依据和指导。
宋静建议,应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多方面着手,综合保障公民生育权利,规范相关工作。
建议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完善支持配套政策。设立适龄生育补贴基金、育龄妇女产假补贴基金、提高育龄妇女休产假期间的薪水,延长育龄妇女的产假及其丈夫的陪产假、实行弹性时间上班制度、进一步保障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的就业权。
建议逐步解除原有生育政策限制,分步实施自主生育政策。考虑到地域性差异,在人口负增长、增长滞缓的地区,尽快实行自主生育,调整优化人口结构;在人口增较快的地区实行,分步实施自主生育,以实现人口规模与结构的协调发展。
在卫生健康行业层面,建议立法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歧视;将符合条件的辅助生殖技术费用纳入医保;加大对生育医疗、保健的公共财政投入,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使不孕夫妇既“养得起”,又“生的起”。
此外,宋静还提出适当缩短义务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学制,适当降低学龄前儿童入学年龄等建议。目的在于创造条件使青年人尽早“立业成家”,并通过建立健全生育、养育、教育孩子的社会补偿机制,多措并举降低生孩子、养孩子、教育孩子的成本,提升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有效释放生育潜力。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关键词: 人口增长 育龄妇女 生育政策 生育补贴 人口增长率
责任编辑: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