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让更多人学会“教科书式”急救
近日,江苏常州一名7岁男孩在家吃冰球被卡喉,无法说话,于是扔东西发出声音向身边姐姐求助。14岁姐姐见状立即上前,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冷静施救,最终男孩将冰球吐出。(6月4日中国警方在线)
(资料图片)
未成年人冷静施救,并成功挽救生命,其实媒体不乏这样的报道。虽是未成年人,但由于其施救十分专业,常被称赞为“教科书式”的施救。显然,让更多人像“14岁姐姐”那样,能够掌握“教科书式”急救技能并及时出手,有着现实的急迫性。
“教科书式”救助离不开日常家长和老师的急救知识教育。显然,这样的“教科书式”施救,关乎生命安危。在上述事件中,幸好姐姐会急救,更准确地说,幸好姐姐会“教科书式”的急救,避免了一起悲剧的发生。
“教科书式”急救,体现的是知识守护生命、守护安全。但不容讳言,目前公众缺乏急救知识是普遍现状。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大部分城市的急救知识普及率普遍较低。何况,“急救知识普及率”与“教科书式”急救,还有相当的距离。
普及急救知识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配合,但有关方面更应该负起责任,持续不断地大力开展急救知识“五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让更多人包括未成年人学习、了解和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并向更多的人传播知识、传教技能,共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护能力。这方面,尤其需要如红十字会、急救医疗中心那样的专业机构,以自己的专长,发挥更大的作用。
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急救理念深入人心,让急救知识普及到更多的人,也就为更多的人上升到“教科书式”急救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因此,对急救知识应该大力宣传,同时经常开展急救演练。如此,急难发生之时,“教科书式”急救就会因被频繁地施展而不再成为新闻。
作者 钱夙伟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陈洁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