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消费金融自2015年至2017年短短三年间呈现出的是爆发式的增长态势,目前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渤海信托小微金融事业部业务总监吴凯认为,行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是我国宏观经济从“生产型国家”向“消费型国家”转型过渡的大背景,是发展消费金融已成为助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居民消费意识的转变。“在当前监管政策更加完善、行业发展更加规范,竞争逐渐加剧的新时期下,消费金融市场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如何把握这些新特征,将有助于理清展业方向和思路,推动消费金融更加稳健发展。”
监管趋于完善 塑造良好市场环境
2017年6月,原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当年11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小组发布《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当年12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分别针对校园贷、网络小贷、现金贷发布了严格的清理整顿措施。可以说,这些举措对于消费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伴随上述政策的逐渐落地,风险过高的产品逐渐被取消,暴力催收等行业乱象得到有效遏制,无牌照的网贷机构逐渐退出市场,为消费金融行业长期发展营造了良好规范的市场环境。吴凯表示,风物长宜放眼量,尽管从消费金融ABS发行量来看,2018年消费金融ABS发行量为3000亿元,同比下降约40%,但令人欣慰的是,2019年消费金融ABS发行情况已明显回暖。
随着消费金融市场日渐繁荣,资金入局者明显增多。目前市场上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机构大致包括五类:除了信托公司之外,还有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小贷公司、P2P平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末,已有30多家信托公司明确开展了消费金融信托业务。城商行、农商行也积极加入消费金融领域,争取在偌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吴凯介绍,传统消费金融机构客户多集中于有央行征信记录的人群,其风控手段主要依赖于线下风控,客户办理业务时需要履行多道程序,授信体验差。而互联网消费金融则以数据驱动,客户相当数量并非有央行征信记录的人群,办理业务均采用线上流程,仅填写并授权简单信息即可在数分钟内获取授信。传统金融机构过往风控经验对于新型消费金融不再适用,因此传统金融机构进入消费金融领域,必须要具备持续投入和深耕消费金融领域的决心,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将科技贯穿于整个消费金融业务链条,全面改造优化现有业务流程,持续投入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提升效率,在传统金融数据上结合客户消费行为等多维数据全面优化改造其风控逻辑和风控模型,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满足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并越来越注重个人体验的新兴群体的金融消费需求,否则很难在消费金融市场长久立足。
而无金融牌照的P2P平台更是由于前期缺乏监管,部分平台采用资金池运作,甚至出现假标、自融等违法违规操作,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已有大量平台暴雷,预计未来只有少量优质平台能够继续经营。
流量优势是关键
目前消费场景已经覆盖3C产品消费、租房、二手车、婚庆、医疗美容、装修、旅游、教育、电商消费等细分领域。部分领域竞争已趋于白热化,如线下获客的3C消费分期产品、二手车交易等。吴凯认为:“消费金融未来的竞争将聚焦于流量和风控,具备这些优势的机构将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原本就有流量的企业搭建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可以在不用额外增加流量成本的情况下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同时在消费数据积累和大数据应用方面也拥有天然优势。相反,没有稳定流量来源或者获客成本较高的机构,风控审核数据源相对匮乏,若外采风控数据会进一步增加成本,且外部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筛选甄别。出于盈利考虑,这部分机构或将有放松风控条件,提高审核通过率的可能,这无异于饮鸩止渴。风控标准的放松势必导致资产表现的下降,进而更难获取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更遑论达到持续经营的目标。最终,优质资产资源将进一步向具有流量优势和细分领域优势的平台汇集。
提升效率和打造自主风控能力是核心
在市场参与者越发增多,消费金融潜力释放的同时,其风险也会相应累积。因此,一个良性、可持续的风险防控机制,是消费金融成功持续运营的根本。
金融机构发力消费金融业务的前提,即要具备合法合规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理念、科学的风控模型、先进的IT风控系统和专业的团队。“因此,是否具备强大的风控和合规管理能力是能否在消费金融这一新兴业务领域取得长远发展的核心要素。”吴凯说。据吴凯介绍,作为较早积极创新尝试的信托企业,渤海信托已战略性布局消费金融领域,精耕细作、差异化竞争,建立了全流程的消费金融管理体系,开发了具备贷前、贷中、贷后主动资产管理能力的MIS信贷核心系统、支付清算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个人征信系统等八大消费金融核心系统。具体而言,贷前通过风控系统,利用反欺诈、信用评分等技术手段,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做出严格评估,将高风险借款人隔离在外,并通过与央行征信、外部第三方大数据公司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反欺诈能力,提高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在贷中、贷后管理方面,配备专业人员持续监控项目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有风险征兆,立即启动应对预案,做到对消费金融业务的全流程风险管控。吴凯表示:“通过近几年业务的发展,渤海信托积累了大量有效数据,获得了开展消费金融的先发优势,为同业信托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提供有益借鉴。”
对于银行、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参与者的风控、合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吴凯告诉记者:“金融机构开展消费金融必须具备强大的风控和合规管理能力,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改造完善业务流程,开发维护风控信息系统和风控模型。需要指出的是,风控模型的有效性必须随着数据的积累和业务的不断发展才能逐渐完善,并不能一蹴而就。”此外,个人征信、支付清算、贷中监控、贷后智能策略建设等都是消费金融业务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均需花大力气持续不断地投入和完善。因此,消费金融领域,市场参与者必须做好长期投入和深耕细作的准备。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