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4月27日讯(记者 曾乐),继当升科技后,同为锂电正极材料上市公司的容百科技与卫蓝新能源再度牵手。
4月26日晚间,高镍龙头容百科技(688005.SH)发布公告称,与卫蓝新能源于近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全/半固态电池和材料领域的战略、技术等开展全面深度合作,使得双方在混合固液锂离子电池与全固态锂电池对应终端市场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公告显示,协议有效期内,在同等商务条件下,卫蓝新能源将容百科技作为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第一供应商;2022-2025年,卫蓝新能源将向容百科技采购固态锂电正极材料产品不低于30000吨。
对此,容百科技方面表示,“此次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公司用于固态电池体系的高镍正极材料有望率先进入批量供货阶段,在车用固态电池上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卫蓝新能源混合固态电池预计最快今年底量产
资料显示,成立于2016年的卫蓝新能源,专注于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离子电池与全固态锂电池研发与生产,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固态电池技术的唯一产业化平台,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车船、规模储能、3C消费,以及其他行业等领域。
在今年3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卫蓝新能源首席科学家、创始人李泓透露,卫蓝新能源正在与蔚来汽车合作,计划基于ET7车型,推出单次充电续航1000公里的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电池包达150度电,能量密度为360Wh/kg。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该款混合固态电池预计将于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开始量产。
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卫蓝新能源共获七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哈勃投资、蔚来资本、中科院创投、天齐锂业、吉利控股、顺为资本、IDG资本等。
▍全/半固态电池“乘风而起”
当前,固态电池被业内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而半固态电池则为液态电池与固态电池的过渡方案。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认为,全固态电池目前是实验室研究状态,量产和商业化还面临着诸多难题。半固态电池是向固态电池的过渡方案,电池能力密度大幅提升,可兼容现有电解液电池的工艺设备和材料,实现较低成本量产,是目前的研究方向之一,有快速落地的可能。
除蔚来混合固态电池外,当前,不少企业关于半固态电池的动作频频,并透露出相关规划。综合来看,2022年,半固态电池有望加速装车。
今年1月,首批搭载赣锋混合固液锂离子电池的东风E70在江西新余完成交付、孚能科技表示其半固态电池送样给整车厂客户获得良好反馈;今年3月,有着“全球混合锂金属电池第一股”之称的SES创始人、CEO胡启朝透露,该公司首个A样锂金属电池生产测试已在上海启动,将于2025年正式量产。
而在固态电池方面,今年3月,据BusinessKorea报道,锂电巨头三星SDI已着手建造“业内第一条”全固态电池试产线。该报道称,目前三星SDI已完成制造1-2个产品原型。其研发的全固态电池以硫化物为电解质,目前已获得相关专利并进入技术验证阶段。
据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预测,“全固态电池要实现产业化、并对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仍需十年左右。2025年是液态电池向固态电池过渡的关键期,而2030年应该是转向全固态电池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而现有的锂电技术,包括液态电池及半固态电池,在2030年前仍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责任编辑:Rex_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