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三大股指集体大涨,不过两市逾5000只股票中却有近四成下跌,让不少股民觉得只赚指数不赚钱。实际上,注册制下个股很难普涨,结构性差异化上涨才是常态,这与市场生态扩容以及投资理念的生变都有很大关系。
3月1日的A股表现强劲,上证综指大涨1%,盘中更是创出年内新高。深证成指大涨1.11%,创业板指上涨0.61%。指数如此大涨,按照曾经的经验,毫无悬念会是普涨行情,少说也得有九成以上个股飘红。但实际情况却是,当日仅有超六成的个股上涨。
究其原因,注册制后A股的持续扩容是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注册制后新股上市未出现大幅提速的情况,但稳定的扩容已是不争的事实。股票慢慢变多了,但场内活跃的交投资金却基本稳定,此种情况下,资金的分流效应会愈发明显。
曾经的A股市场可以用僧多粥少来形容,不仅是新股,老股也相对稀缺,当时的日成交金额虽然可能不如目前的多,但对场内有限的股票而言,足够做到全覆盖。因此,经常会出现大盘大涨个股普涨的情况,甚至在极端情况下,A股还出现过千股涨停的罕见现象。
现如今,虽然A股增量资金不断,但多数属于“沉淀”资金,保持活跃的日成交金额基本也就是万亿元左右。股票在扩容,题材概念板块也越来越丰富,这些活跃资金势必做出市场化的选择,要么是追击热点题材,要么是出手绩优蓝筹。
与此同时,如今A股市场的投资理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一组数据就足以证明。在3月1日,A股日成交金额不足千万元的个股约400只,而当日成交量最大的浪潮信息日成交金额为92.6亿元。成交金额偏低的个股,基本都是冷门的中小盘股,或者是一些问题股。
曾经,无论是垃圾股还是退市股,都可能遭到无差别炒作,甚至有股民专门炒差炒小,投机之风盛行导致市场内的个股关注度差别不是很大。在遇到大盘行情向好的时候,就经常会出现普涨行情。
现如今却大不相同。没有资金的青睐,即便大盘涨势再犀利,也与这些被股民打入“冷宫”的股票无缘。久而久之,这些股票会陷入一种“死循环”,大盘涨它不涨,大盘跌它大跌,因此会被越来越多的股民嫌弃,越嫌弃越没人买。
结构性行情不仅体现在个股之间,也会体现在各个市场上。虽然A股三大股指均出现大涨,但涨幅的大小、走势的强弱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注册制让A股市场越来越成熟,但对股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以适应市场的新变化,很有可能即便在牛市里也“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连指数大涨的时候都赚不到钱,那么指数下跌的时候就更别异想天开了。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