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外资对A股买买买的节奏依然保持高步调,用脚投票来看多A股。
今年以来,截至11月6日北上资金合计流入2358.3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1052.12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306.24亿元。是否有望在未来两个月冲击2018年全年净流入的2942.18元的记录?别忘了11月还有MSCI“三步走”中的第三步也是最大规模扩容的“杀手锏”。
11月6日在深圳举行的2019高盛中国论坛期间,高盛亚洲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刘劲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MSCI将在11月底进行短期内最后一次扩容,一是将现有大盘A股的纳入因子从15%扩大至20%,二是首度纳入170只中盘股20%的因子,A股占MSCI新兴市场权重将从2.5%提高到4%,预计将带来超过40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
看好A股没有意外,具体到后市投资策略上刘劲津着重推荐了三大板块:一是非银金融,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看好;二是基建,这仍然是政策支持的利好板块;三是消费主题,尤其看好零售和教育。
外资流入集中消费和医疗
今年以来,上证综指多次在3000点关口上下徘徊,沪深300自一季度大幅拉升后近半年一直4000点上下游走。11月6日,沪深300报收3984.88点,全年涨幅累计达32.36%。
高盛的观点比市场表现更为积极。10月高盛亚洲的一份中国策略报告认为,对沪深300指数基于基本面的目标是4200点,并表示该指数可能在风险偏好的乐观情景中挑战5000点。“现在沪深300距离4200点的基本假设比较接近了,最近A股表现不错,政策比较支撑,企业盈利增长也比市场预期要好,MSCI的纳入也对A股流动性是重要的支撑,所以我们觉得A股还是一个不错的市场。”刘劲津表示。
从基本面来看,三季报披露完成显示企业盈利情况超出市场预期,wind统计显示目前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76%,中小板、创业板同比都有较大增长。
刘劲津表示,A股三季度的盈利情况是亚洲地区表现最好的市场,原因一方面是税务政策的改变对企业多多少少有所帮助,另一方面房地产包括投资、拿地、开工、卖房等仍然是增长的亮点,两方面支撑了全年10%的盈利增长没有问题。
更为乐观的预期在MSCI对A股近期最后也是最大一步扩容将在11月到来。据MSCI“三步走”的计划,第三步是把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5%增加至20%,同时将中国中盘A股(包括符合条件的创业板股票)以20%的纳入因子纳入MSCI指数。11月份半年度指数评估结果将于北京时间11月8日公布,该变动于11月26日收盘后生效。
“我们估算这两个改变会带来400多亿美元的资金总量,40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今年以来到昨天为止,前十个月沪港通北上资金总买入量是350亿美元,而到11月底大概就会有400多亿。”刘劲津看好MSCI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近期外资加速流入可期。
“三步走”以后MSCI是否还有进一步的纳入计划?刘劲津认为,这个时间点比较难以预测,但可能有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时候开放股指期货产品。“MSCI方面也非常坦率,如果没有股指期货的推出,要把A股进一步纳入的难度比较高。”
无论如何,看多中国市场是当前高盛以及外资明确的方向。具体到行业配置,刘劲津表示总体看好周期板块,其中包括非银金融、基础建设和消费主题。
根据高盛的观测,A股纳入国际指数会继续带动北向资金流入,主要集中于消费和医疗板块。在刘劲津看来,消费和医疗成为外资偏好主要是因为稀缺性,“外资做一个中国股票组合简单来说有三个选择:A股、港股和ADR中概股,大部分海外投资者如果投资银行、周期板块首选港股,科技股、新中国概念会偏向美股,而投资消费医药A股会是很多投资者的首选。MSCI纳入后外资必须要买,但买什么会先看看在海外市场不能配什么板块,然后在A股里面操作。”
科创板改变打新稳赚不赔的预期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可喜变化也正在形成认知。
2019年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改变无疑是科创板的出现,外资也对“中国的纳斯达克”非常关注。前述高盛10月的中国策略报告认为,科创板“新经济”公司的潜在市值可能高达2万亿美元。
刘劲津解读称,对比纳斯达克占美国股市32%、韩国KOSDAQ占股市15%的市值比例,高盛将科创板的市值以20%的A股市场份额估算,得出了2万亿美元的市值预测。
对外资而言,关注科创板带来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IPO定价的市场化。11月6日昊海生科、久日新材跌破发行价,更有多家企业目前价格距离最高涨幅已经跌逾50%,市场看不见的力量正在逐渐显现。
刘劲津对此表示,“可能很多国内投资者会觉得这很奇怪,但是如果你看海外市场,没有说你去打新股肯定是赚钱的,我们统计美国和香港市场IPO上市一个月内,赚钱和输钱的概率分别是60%和40%。”
“科创板没有了新股估值23倍的限制,从监管部门的角度来说(破发)也是他们愿意看到的,可以改变每个人打新都会赚钱的这个预期,这是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一个非常好的情况。”刘劲津进一步表示。
同时刘劲津也指出,海外投资者一方面对科创板充满兴趣,但另一方面对如何参与科创板感到很困难。目前唯一的参与渠道是QFII打新,但打新也有非常高的限制。
开放沪深港通参与科创板投资是下一步的方向,7月26日沪深港交易所表示,已经就科创板A+H公司股票纳入沪深港通股票范围安排达成共识,具体纳入时间另行公布。
科创板作为注册制“试验田”,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另一个重要变化在于信息披露。刘劲津认为,对外国投资者而言,投资科创板更需要英文的信披,目前语言还是了解科创板企业的一大障碍。
下一步,注册制的改革将面向全部A股市场,新三板改革方案近期已公布,创业板的方案也在快马加鞭。进一步加大投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投资者,也在密切关注中国市场的变化。
刘劲津表示,以前A股IPO限制很多,审核制下要得到批准才能上市,某种角度看是政府提供了一个担保,导致很多投资者盲目打新,注册制之后这一点会有所改变。“企业只要符合标准就可以上市,23倍市盈率限制也没有了,未来IPO市场表现会有所分化,注册制就是将以前估值不合理的地方合理化、市场化。”
责任编辑: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