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也给未成年人带来巨大风险。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手机,防止网络上的不健康内容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百浩律师事务所主任黎霞建议,国家扶持开发未成年人专用手机、网络,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3月8日《北京青年报》)
手机与网络早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就已达1.75亿,这个网民群体主要通过智能手机上网。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短视频及其他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对部分未成年人造成了沉迷、打赏纠纷、视力下降乃至违法犯罪等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值得深思。
目前,针对上述问题虽然已有一揽子应对措施,譬如,要求相关运营商推出防沉迷系统、支持未成年人网络打赏可以退还、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原则上手机不得带入校园等,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作用仍然有限,还需要从源头入手。现行智能手机与互联网,是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源头之一。
先说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推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诸多便利,但由于未成年人自制力较弱,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不够理性,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再说网络。互联网无疑是好工具,但不是每一种网络内容都适合未成年人,当未成年人难以甄别网络内容健康与否,就有可能被伤害。
因此,在推进网络分类分级管理等措施的基础上,有必要从手机与网络入手,为未成年人构建更健康的成长环境。其中,黎霞代表提出针对性建议:一是,国家扶持开发未成年人专用手机,以完全控制未成年人的上网时长;二是,扶持开发运营未成年人专用网络、软件,对内容、功能严格监管。
这一建议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深入研究。一旦开发出未成年人专用手机,有利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手机,对保护青少年视力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意义。一旦开发出适合未成年人的网络和软件,就能减少其接触不适宜的网游、直播等内容,可避免这个群体不理智打赏、被引诱犯罪等。
同时,还能兼顾未成年人正常使用手机和网络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完全禁止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应该的,未成年人也需要手机和网络来实现沟通、学习等目的。而如果开发未成年人专用的手机和网络,既能避免不良影响,又能满足其正常需求,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选项。
虽然目前网上也销售“学生手机”,但这种手机与“老年机”没什么区别,屏幕太小、功能简单,并不受欢迎,从某种程度来说是老款手机打着“学生手机”的旗号消化库存。虽说智能手机也有儿童模式,但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时很少使用儿童模式,这说明智能手机的儿童模式还远远不够。
去年,我国针对老年群体遭遇的数字鸿沟已经作出相关部署,如网站和App等将推出“适老版”。既然我们可以解决老年群体的数字之忧,也应该借鉴这种思路解决未成年人的上网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种种原因,“一老一少”难以与其他用户“同行”,就需要为他们量身定制专属产品。
需要强调的是,开发“未成年版”手机与网络,并不能取代“防沉迷”、分类分级等其他规范手段,而是相关举措要同时发力。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坦率地说,现有的措施还不够,我们需要做得应更多。(丰收)
责任编辑:Rex_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