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四季度末,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33.5万亿元,同比增长21.8%。2019年一季度,全国新发放的普惠金融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6.87%,贷款利率已连续下降6个月。
接下来,金融体系如何进一步改革助力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央视财经《中国经济大讲堂》的演讲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指出,利率市场化在下一步的金融改革当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助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金融风险的控制。市场化的利率是金融机构能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一个前提条件。
政府在过去这一段时间内,一直在提供各种政策。大概是从2013年以来,每隔三到四个季度,中央都会出台一个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增加对它们的金融服务。
一般来说这个政策,大概就是两个方面:
第一,监管部门要求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银监会以前有一条政策叫做“三个不低于”,“三个不低于”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每年一家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或者是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必须上升,不能往下走。
简单说,就是每年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增长速度要超过平均增长速度,这样的话比例才能上升。所以,数量上是有很严格要求的。如果看具体数字,似乎都做到了这一条。
第二,要求整治乱收费,要把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继续往下压。
这两条政策客观来说,大家都能感受到决策者非常良好的用意,但对金融机构来说,存在着风险定价的问题。
市场化风险定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就是你有多少风险,我应该给你定多高的价格。一家大型企业,它的风险比较小,我可以给你基准的贷款利率,现在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是4.35%,我甚至给你往下浮动10%、20%。因为你的风险非常小,你的资金规模要求非常高,我直接给你提供一大笔钱,给你很低的利率,其实风险很小。
但反过来,如果另外一家机构,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项目,但是它的风险比较高,这个时候对于金融机构的市场化风险定价来说,就要把利率提得比较高,基准利率往上浮动10%、20%、50%,甚至更高都有可能。
总之,是你要让金融机构能获得的回报跟它承担的风险相匹配,这是金融交易能够持续的基本前提。
所以,利率市场化在下一步的金融改革当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有助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金融风险的控制。但其实更重要的是,市场化的利率是金融机构能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一个前提条件。
还有第二个很重要的挑战,就是怎么对民营企业,尤其是对没有数据、没有抵押资产、没有政府担保、从事创新有很大不确定性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在技术上是很难的。比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现在也都在使劲地做各种普惠金融交易,但客观来说,它们最擅长做的是什么?它们最擅长做是每笔5000万、每笔5个亿的贷款,这是它们擅长做的。现在要求他们去做5万、50万的贷款,第一,成本是很高的,跑一趟,同样的钱,但是你的单位成本就会大幅度提高;第二,它们其实不太擅长看这样的一些新型企业怎么来做交易。
所以小微企业或者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困难很多。概括起来就是两条:第一是获客难,第二是风控难。
“获客难”的意思就是这些客户很分散,怎么把它们集合在一起,集中提供金融服务,难度是非常大的,成本也很大;第二个就是“风控难”,风控难就是,传统银行控制风险的一套做法,在这个地方失效了。因为你想看财务数据,它没有,你想看抵押资产,它也没有,你想看有没有政府担保,政府也不担保它,过去这样所谓的粗放式的增长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只要有好的技术、好的产品,肯定能够生产出来。现在不知道,因为你是创新,创新是有很大不确定性的。
“
CCTV-2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部监督顾问小组成员,黄益平为您深度解读《如何对症下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嘉宾简介: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部监督顾问小组成员,长期关注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方面的问题,他主导成立了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对数字金融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25